說到臺中人文薈萃的地方當屬東海大學,其背景為臺灣第一所基督新教的綜合大學,創校走過一甲子。
在網絡聲量當中獲選為108年最美麗大專院校殊榮。占地面積135.65公頃,是全臺私立大學中
土地面積最大的學校,地點就位於臺中市西屯區的大肚山山麓,走在如同森林般的校園心曠神怡呀!
★東海大學
◆不得開車或騎車入校園內,除非辦理會客證。
(自行開車者可停對面的台中榮總停車場)
◆因為草地樹木眾多,蚊蚋眾多,記得先噴好防蚊液!
-著名景點:
1.路思義教堂:
本身為基督教大學,有座教堂也是可預期。但一座巍峨和特色教堂就不常見了!
由臺灣著名建築師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,建於1962年並於隔年完工。
1966年建置鐘樓,並在2017年登錄為臺中市古蹟,於2019年被文化部登錄為國定古蹟。
名稱來由為美國《時代雜誌》創辦人亨利·路思義(Henry R. Luce)為宣揚基督教福音並紀念父親
而向同為基督教大學的東海大學捐款,出資建造。
教堂外觀充滿濃厚的現代主義風格,以三角形的外型作為設計,在時空背景的當下雙曲面薄殼結構
表現在建築本體,顏色不以純白色作為主視覺色系,而使用沉穩偏橘的顏色。
當西方的設計主流碰上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,便建造出別具特色的路思義教堂。
雙曲面的路思義教堂旁,是一大片遼闊草坪,教堂就在微微的小山丘上。
每到假日時刻,經常有許多人來到這兒野餐。
6月畢業季時也會看到畢業生們穿著學士服和碩士服來拍紀念照。
中空的教堂正面其實是由玻璃所製成
來一張正面照,像個三角錐
2.文理大道
創校初期,將東海大學校園規劃以文理大道分為人行步道的軸線之一。
源自美國開放空間概念融合日本寺院的平台坡道,再將中華文化的延續和包容性,
學院的合院建築座落於大道旁一進一退錯落,沿著大道設置學校行政中心、
文學院和理學院,外圍的外環道路可讓人車分道。
走在文理大道可見兩旁的樹林立著,形成綠色隧道,是許多婚紗照著名的拍攝景點。
是想像中的大學校園模樣,抱著一本本厚重的原文書,
趕在上課鐘響前抵達教室的小跑步,呼嘯而過的腳踏車是愛慕的學長/學姊,
如同風一般地消失在文理大道上的盡頭,宣告愛戀結束。
由1964年校友捐贈的鐘,刻著「金聲玉振」。
如同臺大的傅斯年鐘一樣,警惕著學子們,在大學內多充實自己。
東海大學的學院是以合院式的方式建造,不但有房子、廊、樹木並以牆獨立圍成一個空間。
坐落於文理大道以其他如力行路軸線兩旁。
東海大學校訓:力行、篤信、求真
文理大道一景
合院式的學院,平房仍保留著過去屋瓦建築特色,也可見日本和式整齊空間設置的影子
融合中式建築的對稱
走回文理大道後,依然在校園內晃悠著
細細地回想起大學時光,奔跑著趕早八的課,追趕著社團活動。
還是默默地等待那個他出現,青澀無比的回憶,一生只有一次!
★以上為旅行親自感受,也歡迎廠商邀約寫稿,聯絡E-mail:frhouseshare@hotmail.com旅充小日子★